剧目巡演
赵先生
MP:18600410252
Email:jun_zhao@fanxingchina.com
品牌合作
魏女士
Tel:400-0101-889转2
Email:likun_wei@fanxingchina.com
关于繁星
第五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圆满落幕
为期两个多月的以“融”为主题的第五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于2018年12月25日在繁星戏剧村正式落下帷幕。本届艺术节是北京市文化艺术基金年度交流推广项目,汇聚了18个剧目,共计70余场演出。
本届艺术节很多剧种都是第一次亮相艺术节,除了剧目之外,还设有戏曲衍生板块,增设梨园主题市集,主题工坊,名师讲堂,戏曲体验课等多样的戏曲相关的活动,第五届戏曲艺术节还为入围的小剧场剧目颁发证书,鼓励传统戏曲艺术蓬勃发展!艺术节期间吸引70余家媒体报道,线下共吸引观众超过三万余人,平均上座率高达85%,其中除了广大资深戏迷之外,还有一大批青年观众来到繁星戏剧村,他们在这古香古色四合院的氛围中,感受当代小剧场戏曲的独特魅力,又将戏曲艺术以自己的方式传播出去,让戏曲的触角延伸和传播到更广更大的领域。
古风新韵 好戏连台
本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汇集京剧、昆曲、越剧、河北梆子、粤剧、梨园戏、淮剧、晋剧、花灯戏、秦腔、豫剧等代表性剧种,新编历史剧、现代戏、传统戏新编等内容与题材,传统与创新在这里交融古风新韵,彰显艺术节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开幕大戏《台城柳》以京剧和河北梆子融合,凸显本届“融”的主题意旨。“南戏活化石”的梨园戏携孤本《朱文》首次亮相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承宋元遗韵,给观众带来了新鲜有趣的观剧体验,作为大轴之作的小剧场昆曲《墙头马上》则通过适应当代化的改编,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引发全场共鸣!
河北梆子《台城柳》剧照
梨园戏《朱文》剧照
小剧场昆曲《墙头马上》剧照
小剧场实验粤剧《梦》,将粤剧、越剧、昆曲、京剧通过汤显祖的“四梦”串联,提供了新颖的观演体验。小剧场独角戏《曹七巧》、全男班素颜版《牡丹亭》为观众带来了乾旦坤生的演出体验,小剧场实验淮剧《画的画》、小剧场京剧《十二楼》小剧场戏曲肢体剧《田人快递》等则将新的创意注入到戏曲中来。由香港西九区戏曲艺术中心演出的小剧场粤剧《霸王别姬》,继第四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之后,再度亮相本届艺术节,全剧以粤剧传统及创新交替出现的手法演绎,展现新一代粤剧演员在秉承及尊重传统粤剧演绎手法上的学习与追求。
小剧场大舞台,台上台下共戏曲
“小剧场戏曲”作为一种新兴的戏曲演出形式,以其灵活的舞台演出样式,强大的题材包容能力,成为戏曲在当代传承与发展的新思路、新平台。通过新颖、先锋的形式,吸引年轻观众走进小剧场看戏曲,引领戏曲观演新时尚,让看戏品曲的队伍不断扩大,促进戏曲的当代传播。
第五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期间所有演出都推出惠民低票价,让观众走进剧场,戏曲走进百姓,让戏曲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一场全民的狂欢。不仅在剧目的观众观看上给予优惠,更是在观众的参与上也下足了功夫。艺术节期间,举办了多个相关的活动,吸引活动人数超千人,“脸谱勾画活动”、“名师讲堂——马玉琪戏如人生八十载”、“名师讲堂:宣纸上的国粹 李文培”“一夜一生剧本朗读会”、跨界艺术展览“对戏”等线下的免费的戏剧体验参与活动,加深了观众对戏曲艺术的了解,让他们进一步走近了戏曲。
另外,第五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还开展了四次针对第五届小剧场戏曲艺术节的剧目及针对当代小剧场戏曲的发展现状及前景的学术论坛,从更专业的角度就小剧场戏曲艺术的发展给予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传播戏曲艺术 传承传统文化
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以独具传统文化韵味的四合院—繁星戏剧村为平台,繁星戏剧村利用多年积淀的品牌优势、小剧场集群的空间、多年的观众储备、丰富的戏剧团队资源,成功打造了多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同时,通过举办艺术节,扩大和坚守戏曲阵地,体现了对戏曲艺术的敬畏,弘扬传统文化的决心和信心。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密切相关,而戏曲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的举办,就是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高度自信与高度重视,坚信戏曲在当代的文化影响力,相信当代中国人对戏曲的理解与喜爱。
中国戏曲是中华文化的代表,承载着中国人的文化自信,第五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融汇近年来来小剧场戏曲剧目精粹,为观众献上了一届绚丽唯美、绝伦无比的戏曲盛宴!未来小剧场戏曲艺术节也将继续致力于戏曲的传播与传承,提升文化自信,为传统鸣锣开唱!